每次经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的路口,路面又拥堵又混乱。肿么办?对于这种特殊的路口,我们的信号优化工程师有妙招!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因地制宜例子,大胆利用路面资源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有效实现 “机非”分离。
路口概况
长湖立交由东西走向的长湖路下穿与南北走向的厢竹大道架桥相交构成。
长湖路为片区主干道之一,厢竹大道为城市快速环道,所以该路口成了连接城区东西南北的关键路口。
长湖—厢竹路口概况
路口问题
①该路口机动车流量为3265pcu/h,而非机动车流量高达2606pcu/h(7819辆/小时),机非混行现象突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②非机动车常常占据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行驶缓慢,严重影响了整个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③优化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处于同一信号灯控制放行,“机非”冲突严重。
长湖—厢竹路口优化前的放行方案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同时大量涌进路口,相互干扰
小伙伴们都留意到了吧,这长湖立交桥底很宽敞,大片空白区域未被充分利用。所以,交通工程师设计了新的放行方案,利用这片空白区域设置非机动待行区,提高通行效率。
设置非机动待行区
优化方案:
①每个进口前添设非机动车待行区,可储存120~150辆非机动车;
②添加非机动车信号灯控制,采取4个方向单边顺时针轮流放行的方法,且机动车灯较非机动车灯迟启动9s;
③非机动车进口道处添加LED诱导屏,引导非机动车有序进入待行区等候。
长湖-厢竹路口优化方案
长湖—厢竹路口优化后的运行状况
小伙伴们肯定在想,为什么不设置机动车待行区呢?因为该路口的非机动车数量为机动车的2倍,将非机动车集中在待行区,有利于对非机动车的单独“蓄水”管理,保障非机动车的行车安全。
利用空白区域设置非机动待行区
优化效果:
①高峰时段缩短:长湖立交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时段缩短了20-30分钟;
②通行能力提高:早高峰的通行能力增幅为6.74%;晚高峰的通行能力增幅为6.40%;
③提高交通安全性:机动车迟启动,便于待行区内非机动车辆的消散,减少“机非”冲突,保障路口运行安全有序。
优化前后通行能力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电动车驾驶员会对新的运行方案不习惯,应该驶入待行区时不敢驶入,所以实施初期少不了交警同志的指挥配合使用。
“机非”分离是难题,但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结合交通管理控制,也能很好地解决路口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