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看了第111期分享的案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交叉口真实存在吗?这种利用路面资源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的实施效果有那么好吗?
嘿嘿嘿,其实上期分享案例里的交叉口就在广西南宁长湖立交桥下!我们的交通工程师进行实地调研,为大家带回了最真实的现场效果和评价数据!Come on,黑板报君带你去瞅瞅~
路口优化方案回顾
长湖立交下长湖路与厢竹大道相交的路口,是连接城区东西南北的关键路口。该路口非机动车流量大,“机非”冲突严重,严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交通工程师利用长湖立交桥下的大片空白区域,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采取4个方向单边顺时针轮流放行的方法,完全消除“机非”冲突 。
回看请戳↓↓
《第111期 案例|因地制宜之非机动车待行区》
长湖—厢竹路口优化方案设计
长湖—厢竹路口相位设计
Duang~为了让各位小伙伴更直观地看到路口优化后的放行方案,黑板报君献上完整四个相位的动图!
A、B相位放行方案
C、D相位放行方案
优化后的效果怎么样?往下看,别停!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1.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实现非机动车“蓄水”管理
该路口处于立交桥底,交叉口内的面积较大,方案充分利用了立交桥底的空白区域,将非机动车集中在待行区,实现对非机动车的单独“蓄水”放行管理。
长湖立交桥底(优化前)
长湖立交桥(优化后)
2.缩短了路口全天运行周期时长,减少机动车等待时间
从路口周期需求变化来看:
⑴路口早高峰时段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44s优化为227s,减少了14s;晚高峰时段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52s优化为248s,减少了4s;
⑵平峰时段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05s优化为186s,减少了19s,各进口车辆均无滞留现象,可一次性通过交叉口。
优化前后路口运行周期对比
3.减少交通冲突,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从路口通行能力来看,实施方案后早高峰机动车通行能力由原来的2595pcu/h提高到了2770pcu/h,增幅为6.74%;晚高峰机动车通行能力由原来的3265pcu/h提高到了3476pcu/h,增幅为6.40%。
实施前后机动车各方向通行能力(pcu/h)
4.消除机非冲突,保障交通安全
优化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处于同一信号灯控制放行,非机动车常占据机动车道,“机非”冲突严重,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路口“机非”冲突严重(优化前)
优化后——将非机动车集中在待行区,并且非机动车提前放行,完美地分离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保障了路口运行安全、有序。
“蓄水”管理非机动车,解决机非冲突
另外,我们的交通工程师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了实施方案中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该路口还未建设LED诱导屏,高峰期须配备4名警力引导非机动车进入待行区,对“警力”浪费较大,需加快完善LED诱导屏设施建设,通过智能化手段来实现交通引导。
第二,因“蓄水式”非机动车放行方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非机动车司机的传统驾驶习惯,所以方案实施前期需加大宣传与交通管理力度。
加大交通管理力度
新闻链接:http://www.nnnews.net/news/201608/t20160804_1528079.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