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精细化、绿波
最近,在四会有这样一条路,困扰了市民很久,每次出行都要等上四五个红绿灯才能通过,具体咋回事呢?咱们一起往下瞧瞧→→
路口概况
建设路-清塘大道至新风路-仓丰大道为四会市东城区到贞山区的主干道,东接四会大道,西接独岗大桥,承载市区到郊区东西走向的主要交通流。路段全长1.86公里,全路段为双向4车道,沿途分布4个红绿灯路口。
图1 道路地理位置图
存在问题
问题一:路口配时与车流量不匹配。建设路-清塘大道(马田)南进口、新风路-龙凤桥路口(龙凤)和新风路-城中路路口(槎山)东进口均存在放行时间不足的现象,导致车辆需二次排队才可通过路口。
问题二:建设路-清塘大道至新风路仓丰大道沿线的4个路口均缺少协调方案。双向的车辆需连续停车4次才可通过,导致车流通行缓慢,造成行车体验效果较差。
问题三:建设路-清塘大道至新风路-龙凤桥路口路段沿线有多个无灯控的行人过街口和车辆掉头口。车辆受阻较大,其中紫金广场公交车站至水闸转弯处(约286M)一共有四个路口常因行人穿行、车辆掉头,导致路段下行车辆容易受到干扰而无法进行协调。
优化方案
步骤一
路口调整:根据路口的平峰流量变化规律进行多时段精细化控制。采用取长补短的方法,适当压缩马田的北路口道,龙凤桥的西、北进口道,槎山桥的南、西进口的空闲时间,延长马田路口南进口道、龙凤桥南、东进口道、槎山桥北、东进口道的放行时间,使车流能够一次排队通过路口。
步骤二
路段协调:除晚高峰时段外(晚高峰双向配时饱和较难进行协调),在保障交叉口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上午和下午平峰不同车流特征,将沿线4个路口制定两套平峰协调方案进行绿波协调控制。以周期上午143秒和下午149秒为公共周期进行绿波设计,以50km/h时速进行协调时,容易受到路段中的行人过街,车辆临时停靠、掉头等因素影响,以40km/h-45km/h时速时,容易避开路段干扰因素。
其中车辆行驶至水闸路段停车干扰因素比较大,考虑到常有随机停车的情况和安全问题,延后绿灯启动时间,车辆无停车让行情况时,上行到达新风路-龙凤桥路口(龙凤桥)需要等待约7秒红灯时间,下行到达建设路-清塘大道路口(马田路口)需要等待约30秒的红灯时间。
优化效果
表1 建设路-新风路优化前后行程时间对比
表2 建设路-新风路优化前后停车次数对比
由上表可知,经优化,该路段车辆的行程时间与停车次数均明显减少优,优化效果显著,市民出行的舒适度有所改善,减少停车延误,提高通行效率及驾驶舒适感。
案例小结
本案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调整了各进口道空放和放行时间不足的情况,进行绿路协调的时候充分考虑了随机停车导致车队减速的因素。出于安全考虑,延迟停车次数多的路口绿灯启动时间,减少车辆停车次数,从而缩短行程时间,提升该路段的行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