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导读
点评专家:洪波
案例来源:重庆两江项目
本文是一篇关于可变车道应用的总结性报告,列举了可变车道的各种精细化应用方式及落地实例。
可变车道是一种道路车道空间资源的动态调整技术手段,可变车道的应用,让车道成为交通信号控制及交通组织中的一个动态“变量”,从而在常规交通控制与组织、自适应控制、感应控制、协调控制等场景中,能够实现更灵活有效的动态控制及组织效果。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日益复杂的路网结构和交通环境对新型交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庆市公安局两江分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联合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的道路资源下,进一步挖掘道路潜力,践行”时间上争分夺秒,空间上寸土必争”的交叉口组织理念,通过不断全面、精细研判分析辖区路口道路条件、交通运行状况以及不同时段交通流量、流向的变化规律,在辖区7个路口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和2条路段设置潮汐车道的交通组织方案,力争道路通行能力最大化,以缓解交通拥堵。
一、路口可变导向车道
“可变导向车道”主要设置在交叉口,可依据不同时段交通流量、流向的特点,对流向进行灵活调控,变换车道的行驶方向,缓解交通压力。
1.双向智能可变车道
针对主干道展宽、交通流量饱和、高峰潮汐现象明显、高峰人工干预频繁的路口,创新使用双向智能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开大道和睦路为例:对路口南、北双向均设置可变导向车道,通过视频检测器判断路口的流量、流向及排队情况,系统自主选择不同状态下的18套感应控制预案中的1套,以匹配不同时段交通流,同时根据当前周期的各方向交通流量,在已选择的预案中自动增减绿灯时间,实时动态调度交通流,从而减少人工调整,降低延误。优化后,路口拥堵指数下降5.2%。
2.协调控制可变车道
针对相邻路口距离较近、主干道直行交通流量超饱和、节点路口双向左转流量大且具有潮汐现象的路段,创新使用协调控制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山大道黄茅坪、福特三厂为例,对黄茅坪北进口、福特三厂南进口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将两个路口的可变导向车道协调控制,利用福特三厂北进口双左为下游黄茅坪南进口左转进行分流,从而增加黄茅坪路口北向绿信比,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优化后,北往南方向平均车速上升34.57%,延时指数降低33.53%。
重庆两江丨巧用双路口可变车道+大周期+重复放行,缓解道路施工影响
3.多数据融合可变车道
针对主干道流量大、高峰潮汐现象明显,排队检测安装不便的路口,创新使用多数据融合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州大道平宁路为例,通过互联网交通态势感知路口排队,视频检测感知交通流量变化,实现可变导向车道的通行方向自动变更与交通信号灯时长的自动分配,从而提高路口的智能一体化水平
优化后,金州大道双向平均速度上升5.33%,延时指数下降11.22%。
4.复合可变车道
针对右转流量大具有潮汐现象的路口,创新使用复合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开大道箭竹路为例,高峰时段将可变导向车道调整为直右复合车道,复合车道的右转车辆在避让行人情况下通行,从而提高右转的通行能力。优化后,该方向平均车速上升8.7%,延时指数降低5.2%。
5.多车道控制型可变车道
针对交通流量饱和、高峰潮汐现象明显、合流放行的路口,创新使用多车道控制型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渝大道龙城路为例,将可变导向车道进行分车道控制,避免合流冲突的同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优化后,该方向平均速度上升4.6%,延时指数下降5.3%。
6.待行区+可变车道
针对路口空间较大、高峰潮汐现象明显的路口,创新使用待行区+可变车道控制方式。
以金渝大道湖霞街路口为例,在可变导向车道的前方施画待行区,引导车辆提前进入路口,有效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优化后该方向高峰平均车速环比增长17.63%,延时指数下降15.89%。
二、路段潮汐可变车道
“潮汐车道”是指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
以清枫南路为例,通过设置潮汐可变车道,控制路段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提高车道使用效率。优化后青枫南路早高峰南往北延时指数下降5.43%;晚高峰北往南延时指数下降20.56%。
城市交通情况是动态的,推出的举措也必须是动态超前的,为提升辖区内道路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改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我们始终践行“一点一策”的精准治堵思路。
近年来,支队民警和振业优控服务单位“深耕细作”,共计优化了路口方案1684次。在单点优化上,合理实施了“多车道汇入”、“交替通行”、“可变车道”、“掉头右置”等一系列改造措施;在路段优化上,创新性实施了“绿波带控制”、“共享转换车道”、“潮汐车道”、“定向车道”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在区域优化上,为缓解拥堵,提出了“区域多数据源控制“、“外控内疏”、“微循环微改造”等一系列控制策略。此外,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数据对比可知,优化后的路段拥堵指数明显下降、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升。